中國嚴厲批美默認國債違約行為
2011-7-29 9:45:08 文章來源:美國中文網 作者:佚名
關鍵詞:美國債違約行為 美國國債 核心提示:在華盛頓政黨之間達成妥協的最后期限即將臨近之際,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國家通訊社使用措辭嚴厲的評論,批評美國可能默認國債違約或者信用降級行為。
美國中文網報道:在華盛頓政黨之間達成妥協的最后期限即將臨近之際,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國家通訊社使用措辭嚴厲的評論,批評美國可能默認國債違約或者信用降級行為。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中國持有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將最直接地受到美國默認國債違約或信用降級的影響。中國對投資美國市場遇到的風險無能為力,這更使他們感到乏味。分析師認為中國已經被深深困在世界極少的幾個市場中無法作為,他們在處理中國龐大外匯投資方面沒有太大的施展空間。
周四,中國新華社的文章顯示中國陷入兩難境地。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使用了一些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最強烈的語言,抨擊美國領導人在債務上限談判中的做法將危及世界經濟,呼吁他們表現出全球責任感來。
新華社說,“如果共和黨和民主黨未能達成協議,這場爭斗最丑陋的部分,是將給其他許多國家的福祉帶來影響”。
周四新華社的另一篇文章同時也說,“但不能不說,美國國債仍然是最安全、最穩定、風險最低的債券,美國國債市場是唯一可以迅速吸收中國的外匯儲備,使得資本快速增長的市場”。
多數分析家對此表示贊同。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和日本等其他大型市場被自己的問題困擾,面臨貨幣升值的壓力,中國無法迅速將資本轉移到那些國家的市場上去。
由于外國投資和貿易盈余,至六月份的3個月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了1528億美元,達到近3.2萬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擁有外匯資本最大的國家。實際上前三個季度,中國的外匯儲量還在減緩,每三個月上升近2000億美元。
荷蘭國際集團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蒂姆 康登說:“中國不可能一個月購買1000億美元的歐元,因為那樣的話,將面臨歐元升值的壓力,使他們無法立即脫身擺脫美國債券風險”。
快速轉移美國國債也將使中國自身形成恐慌心理,傷及他們無法立即拋售出的任何證券。
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馬克 威廉姆斯認為:“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投資者,使他們不能完全溜出后門,我可以想象,中國很不滿他們現在的處境。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有簡單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中國到五月底共持有美國國債1.159萬億美元,但許多分析家說,這些數字可能被低估。
通過公開的和外交渠道,中國曾多次敦促美方確保支付國債付款時間。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呼吁美國采取負責任的政策,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周一,美國國務院一位高級官員指出,中國已私下多次表示對美國默許國債違約前景不滿。
和華爾街的許多人一樣,中國高層決策者似乎仍然認為美國徹底默認違約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做將是災難性的。“美國不可能也不會違約”,中國央行顧問夏斌在本周早些時候曾經表示。
至少可能的情況是美國政客到時候同意提高債務上限避免違約,但如果一個或多個信用評級機構不滿意削減赤字增加債務上限的方案,會將美國債務信用評級下調。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長期持有者,只要北京不斷收到定期支付的利息,因此任何國債價格的短期降級波動不可能引起他們太大關注,經濟學家說。
但是,突出的問題是,國債并非完全無風險,中國的外匯儲備投資項目信用降級可能加劇中國國內的不滿情緒。目前,中國內部出現為何將如此巨資投資到美國的資產市場的批評質疑聲。
為了回應這種批評,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近發表了一系列聲明。他們說,將中國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例如轉化為商品,這將是困難的,如果無法提高這些商品的價格,將損害消費這些商品的普通中國人利益。
面對美國信用可能降級,中國和其他亞洲持有外幣的國家可能會慢慢地、多樣化地購買如澳大利亞國家更多的新的債券, ING的康登說。
周四新華社暗示說,“當然,如果美國信用被降級,它一定會傷害債券持有者的信心,中國可能會被迫減少購買美國國債”。
不過像澳大利亞這些替代的市場能幫助中國的程度是有限的。康登認為“將無法有作為”。
|
分享到:

|

| |
第一金融網免責聲明:
1、本網站中的文章(包括轉貼文章)的版權僅歸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權聲明的或文章從其它網站轉載而附帶有原所有站的版權聲明者,其版權歸屬以附帶聲明為準。
2、文章來源為均為其它媒體的轉載文章,我們會盡可能注明出處,但不排除來源不明的情況。轉載是處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參考使用或學習、交流、科研之目的,不用于 商業用途。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轉載文章涉及您的權益等問題,請作者速來電化和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來信:fengyueyoubian#sina.com (請將#改為@)。
3、本網站所載文章、數據、網友投稿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與第一金融網站無關。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本文內容有疑義,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發表評論
【發表評論】(網友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
|
|